從概念層面規避審計風險,需要處理好幾個關系:處理好投資者與非投資者的關系。在脫鉤和重組之后,企業分為投資者和非投資者兩類。這兩個階層之間存在一定的利益沖突,在風險控制的觀念上也存在差距。作為企業的管理者,我們應該找到一個平衡點,平衡這兩個層次之間的關系,共同推動公司的發展前進。
處理好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關系。要注重公司的長遠發展,不要為了眼前的小利潤而為公司的長遠發展埋下隱患。
處理市場占領與品牌建設的關系。企業占領市場是非常必要的,但更應該注意市場的質量。沒有必要以高風險低回報為代價占領。企業應該專注于品牌。如果公司面對的市場不利于品牌建設,甚至對品牌不利,公司就應該放棄。
處理好積累與分配的關系。目前,一些企業出現了“吃了分”的現象,這對企業的發展非常不利。要找到積累與分配的平衡,不僅要做好員工福利工作,還要提高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增強企業的經濟實力。
從約束機制層面規避審計風險:約束機制主要是利益約束機制。一個人的工作只要與他的利益和前途聯系在一起,他的責任感和風險意識自然會增強。合伙制是一種較好的利益約束機制,也是注冊會計師行業的發展方向。合伙制可以讓每一個從業者真正成為風險主體,真正珍惜自己的職業資格。
從實施層面規避審計風險。實施層面主要對企業經營、審計和報告發布的全過程進行監控,以消除風險。
加強自我保護,促進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簽訂商務協議。業務協議可以明確委托方的會計責任和受托方的審計責任,明確業務的性質、范圍和雙方的權利義務。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這樣,一旦發生法律訴訟,就有可能將審計風險的損失降到最低。
退出風險基金或購買責任保險。在西方國家,會計師事務所投保充分的責任保險是一項重要的保障措施。我國《注冊會計師法》規定,會計師事務所應當設立職業風險基金,以應對職業風險。然而,保險公司尚未開展責任保險業務。因此,行業協會應積極與保險公司協商,努力推動該業務的發展。雖然這不能擺脫可能的法律訴訟,但可以防止或減少在訴訟失敗時會計師事務所所承擔的審計風險損失。
更多工商財稅專業知識,可持續關注我們學習。